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錦鯉觀賞池=製造過程

 

圖片4

 

2016-06-06 08.37.44.jpg

觀賞池勻水盤種水芹菜

 

2016-06-06 08.38.07.jpg

 

觀賞池勻水盤種豆瓣菜

 

 

 

 

養殖業為提高產能,因為沒有共生而導致優養化,超抽地下水,讓地層下陷,國土流失,而以抽地下水稀釋,大量換水,讓硬度提高,魚類黏液受損,導致病毒感染而用藥,結果多數養殖戶棄養,國家失去土地,人們失去健康,健保局賠錢,只有得利大醫院。

好氧菌族:三十幾種微生物組成,綠藻的營養源氨氮使用完,綠藻三缺一就不能行光合作用,讓綠藻滅絕

 

觀賞池 -生態池(養菌池)水量比例各50%最佳
 

 


觀賞池=6公尺*3.4公尺+深1.5公尺=水量31噸

 

 

2015-10-23 07.23.41  

 

1.  硬體完成須以冰醋酸一次中和-水泥池會長達3年釋放水泥鹼-生態池難以維持微鹼性PH7.2

 

 

2.  以30公升99%冰醋酸加滿水浸泡7天就能一次中和

 

(注意99%冰醋酸原液會燒傷眼睛稀釋2000倍)

 

 

 2015130142417434

 

3.  換新水放菌種養菌(以舊池毛刷10支放在進水口)馬達循環3天後就可放魚 

 

4.  生態池養微生物:10公尺*3.2公尺-(3.2公尺隔開成兩條1.6公尺水道)深1公尺=水量32噸

2016-06-06 08.32.23.jpg

生態池養微生物=底泥種地瓜葉

2015-06-04 06.59.37
 

5.  毛刷 90公分800支-讓好氧菌著床

生態池養微生物=底泥種地瓜葉

2016-06-06 08.32.42.jpg

觀賞池循環生態池標準-時流量/2小時

 

6.  總水量63頓-時/水流量1.5小時(抽水時流量計算法-總水量除馬達時抽水量)

 

7.  配備日本省電400w出水4吋出口抽水機-抽水量時/42頓-揚程150公分

AB2013121311729

 

8.  抽水量-時/42頓-2時*42頓=84頓(63頓除42頓=1.5時1流程)

 

9抽水機全年無休-消費計算400W*24時*3元*30日=月消費864元
 

 

水體中的生菌分為益生菌與非益生菌,好氧菌=微生物,對水生植物與魚類是有益的,有高分解有機物的能力,非益生菌=厭氧菌分解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氨,對水生植物與魚類有害,以益生菌來抑制非益生菌的發生,對生態水生植物與魚有益的。

好氧菌水中分解過程-(硝化菌)>魚的排泄物及殘餌>氨-(氧化作用)> 氨--亞硝酸 -(硝化作用) >硝酸鹽--氮氣 -(脫氮作用)。

 

生物食物鏈圖形:

 

 

圖片1


好氧菌在顯微鏡下有-車輪狀、針狀、纖毛狀、棍狀、拖鞋狀、布袋狀.....等三十幾個成員組成



車輪狀:

 圖片2


針狀:

 
圖片3


纖毛狀:


圖片4


棍狀:


圖片5

 

 所有的生物需要住在PH7.2的微鹼環境,若遇到酸雨PH值下降,微生物就死亡,又恢復綠藻,所以池中放蚵殼,蚵殼中的碳酸鈣便可中和,讓PH值維持微鹼7.2,為水生植物提供鉀鈣離子促進生長,改善水質,可達到不用換水,魚類住在軟性水質中黏液不會脫落,防止病毒感染,不易生病。
 

螺貝類不足以蚵殼補充

 

蚵殼:

 

 
圖片6


 

蚵殼中的碳酸鈣可中和,讓PH值維持微鹼7.2,可達到不用換水,魚類住在軟性水質中不易生病

本土水蝸牛-(牛母螺)吃污泥-殼有碳酸鈣可中和,調整PH值-繁殖過多是魚的食物


圖片1

 

1.本土水蝸牛-(牛母螺),是大自然界的清道夫,以腐葉、污泥為食

 

2.屬卵生,雌雄同體,相互交配後會在葉子下,產白色透明卵帶1-2公分,全年都可繁殖,一次孵化上百顆小螺

3.成螺會為遷移,吸入空氣飄浮水面,藉由水流遷習,繁殖過多是魚類最佳食物

 

4.微生物繁殖過程的菌體靠螺貝類作清道夫,螺貝類繁殖過剩跟水流回來養魚,方可達到生物食物鏈  
 

環境指標生物-曲腰魚(總統魚)吃蚊子


1378198220-1206524041

 

車栓魚:

圖片1車栓魚

 

一般養殖業以農藥(三氯松)來殺死寄生蟲-魚蝨、劍蟲,需要連續用藥4週(魚蝨、劍蟲生活史28天,用藥只能殺死幼蟲,藥對蟲卵與成蟲無效)以天敵-車栓魚來吃掉蟲卵,就不用藥

寄生蟲生活史

魚虱 -劍蟲
 

圖片1寄生蟲




 台灣石鮒(牛屎鯽仔)-吃魚類大便


 
 圖片1台灣時付

 

魚類需大小共養-大魚有掃地作用-每次游動底部大便會跟水流到出水口

 

飼料餵食量,總體重3%-以浮料觀察20分鐘內吃完為限

 

水溫低於15度以下停止餵食(低溫分解者會降低繁殖)

 

一個完整性生態池是不需用藥,魚類移動時只有以千分之5-6食鹽浸泡,(噸水/5-6公斤)以滲透壓,驅除

 

體外寄生蟲,食鹽有洗滌傷口作用,食鹽有像人類打點滴效果,(魚類體液0.875的鈉)

(此篇文章來自安康錦鯉)原蟲到底什麼蟲?每個養鯉人都躲不過的話題

 

很多朋友經常聽我提到“原蟲”,覺得一頭霧水,原蟲是什麼蟲,危害大嗎,要如何處理?

        魚類的寄生蟲種類繁多,包括有單細胞的原蟲類,及多細胞的單殖吸蟲、複殖吸蟲、絛蟲、線蟲、棘頭蟲、軟體動物,節肢動物等。其中錦鯉最常見的除了魚虱和錨蟲之外,就是各種單細胞原蟲,包括白點蟲、斜管蟲、車輪蟲、三代蟲、卵圓鞭毛蟲、指環蟲、六鞭毛蟲等。(體內原蟲由於診斷機會十分稀少,在此不列入討論)。
6c05b0cf329fce24944347a32ea803f5.jpg

cd1be43904e1ebe23ab7ea5747b170db.jpg

      原蟲的共同特點:

  單細胞,體積微小,基本結構包括表膜、胞質及胞核。原蟲的運動細胞器有偽足、鞭毛及纖毛三種,運動方式有偽足運動(亦稱阿米巴運動)、鞭毛運動和纖毛運動。胞核多為泡狀核,少數為實質核,原蟲的營養期大多只含一個核,少數可有兩個或更多。經染色後胞核的形態特徵是鑑別原蟲的重要依據。

  蟲體大量增殖,會破壞寄主細胞和組織,並影響其功能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不終止原蟲的繁殖,最終將導致寄主病情的惡化,以至死亡。

  原蟲的代謝產物和崩潰的蟲體所產生的毒性、溶解和致敏作用。

  感染原蟲後寄主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,蟲體通過抗原的變異或其他途徑而設法逃避這種免疫力的作用,從而使寄主與蟲體保持暫時的平衡。當寄主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,則可使隱性感染轉變為臨床發作。

  原蟲的致病作用常與同時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有協同作用。如體表原蟲感染的魚隻也常常出現細菌感染。

這樣講可能有點複雜,我簡化一下:很小,肉眼看不見;會死魚;魚會有抵抗力但緊迫時會發病;容易二次感染

      知道了原蟲的特點,再來談談對錦鯉的危害。

ccbfdc27c75baa40ddbc9107369b7a3b.jpg

先聊個題外話。我讀研究所時,特別喜歡原蟲,因為覺得顯微鏡下的原蟲世界,非常生動,而200年前的一位自然科學家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又用生動的手繪,更讓我對原蟲的世界欲罷不能。然而由於條件的限制,當時沒能將原蟲研究當作自己的碩士論文,後來指導一位學弟完成了陸龜原蟲的調查,並作為論文順利拿到本科學位。
f768dc59eae06155a78e6e4514e585a6.jpg

原蟲對錦鯉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?去年5月,我遇到過一次原蟲爆發,1080噸水約400尾兩歲精英魚,在池揚後兩周開始身體發紅,一個月左右開始死亡,總共死亡約80%當時不知道有原蟲嗎?當然知道,也有持續用藥,但效果不明顯,就認為也許有別的原因,但始終排查不出。直到回實驗室對導師哭哭,經老師指點換藥,才救下一小部分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,原蟲也會產生耐藥性。
 

那原蟲又是怎麼害死錦鯉的呢?錦鯉常見的原蟲,包括白點蟲、斜管蟲、車輪蟲、三代蟲、卵圓鞭毛蟲、指環蟲等,他們都喜歡寄生在魚鰓和皮膚表面,由於原蟲寄生刺激,引發魚鰓大量分泌粘液及體表粘液脫落,導致——①鰓被黏液包裹,無法正常呼吸,然後出現缺氧,類似昏睡症狀直至死亡(被黏液淹死了);②鰓絲變短或壞死,失去正常功能(常被當作爛鰓);③體表黏液脫落,魚摩擦身體,導致外傷和感染;④魚出現異常後主人不當用藥,刺激受傷的鰓絲和皮膚傷口。
2eaffd08b9b2672c9b58c36b070913ea.jpg

既然原蟲那麼討厭,錦鯉場為什麼不把它們全部殺光?我喜歡用蚊子來打比方。蚊子存在在環境中,我們無法全部殺死,只能盡量減少數量,而蚊子少也不會影響太大,但如果蚊子很多,就可能引起疾病如登革熱之類。對於原蟲,我們也同樣只能“減少”,無法“滅絕”。

 

原蟲病要如何防治呢?

首先,記住原蟲容易發病的情況:春秋季溫差大、夏季暴雨後、魚緊迫後、不同來源魚混養。有時候不同家漁場的魚,在漁場內都平安無事,因為對本場環境內存在的原蟲已經免疫,但換環境遇到不同的魚,身上的蟲可能不同,就會引起疾病,這也是常常被當做“菌相不合”的情況,實際上是蟲相不合。

其次,不管有沒有異常,每半個月到一個月,做一次驅蟲,減少池中原蟲數量,預防原蟲大量增殖。常用的驅蟲藥物包括福馬林、硫酸銅、醋酸銅、螯合銅等。
0bef9833fb337e4c20e52436e2ed5d18.jpg

如果魚已經開始發病,要如何處理?

原蟲病常常不被重視,是因為它不像其他的感染性疾病,來勢洶洶死亡率又高。原蟲病從開始發病到魚出現死亡,需要15-30天甚至更久。一開始魚沒有任何異常,只偶爾磨池壁,逐漸變成活力下降,昏睡,體表發紅,但依然有食慾。等到一池的魚開始出現不吃食、死亡時,無論用何種藥物,都無法做到100%的治愈。所以一發現魚異常時就要及時用藥。

作為單細胞生物,對付原蟲並不困難,但原蟲繁殖迅速,又喜好躲在鰓絲,很難殺滅乾淨,需要多次用藥。而由於蟲的刺激,魚體表黏液脫落甚至感染,一定不能使用有刺激性的藥物,包括鹽也要注意分次使用(你手劃破時倒點鹽上去試試)。

針對原蟲引起的缺氧和二次感染,也可同時使用【優氧】提高水中溶氧,以及使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改善感染,可大幅提高治愈率。但關鍵仍在於預防

原蟲一般防治使用-福馬林(毒性強)-醋酸銅

20190816_132008.jpg

醋酸銅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甭錢生態教學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7) 人氣()